深入学习“四史”,感悟垦拓精神
为深入推进“四史”学习教育,10月21日国际教育中心党支部与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党支部党员代表共赴崇明区陈家镇瀛东村,瞻仰崇明岛垦拓精神纪念碑并参观瀛东村村史馆,实地体验并了解了瀛东人历经三次围垦闯滩和问海要地4000亩的伟大历史。
党员同志们认真听取了史馆工作人员的讲解,用心感受沧海桑田的拓荒之路。1985 年起,原任村党支部书记陆文忠率领村干部和群众在滩涂上筑堤围圩,历经三次围垦,4000亩滩田一点点出现在了瀛东村的版图上。如今瀛东村走还出了一条“两头统,中间包”的经营模式,逐渐建立了一个走集体经济模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并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村”等称号。垦拓者们“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的垦拓精神改变了这片“潮来一片白茫茫,潮退遍地芦苇荡”的荒凉之地,这也是社会发展历史的一面镜子,从这部乡村干部率领群众围垦闯滩的奋斗史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不畏艰难,坚守使命,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己任的优秀品格。

走访村民家庭,践行帮扶责任
国际教育中心党支部积极响应上海城乡党组织“结对百镇千村,助推乡村振兴”计划,当天下午支部带领国际学生志愿者走进崇明长兴镇团结村的百姓家庭,看望独居老人和百岁老人。在村民的家,师生和老人一起聊家常,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送上一份温暖和爱心。
随后,师生一行来到团结村村委与团结村党支部联合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双方介绍了各自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活动的经验,交流了帮扶工作的成效,并为现场三十多位老人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慰问演出。来自瑞士、韩国、孟加拉、吉尔吉斯斯坦、埃及、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国际学生们轮番带来了俄罗斯歌曲、吉尔吉斯斯坦舞蹈、埃及文化讲座还有“美丽中国”系列诗歌朗诵,国际化、多元文化的表演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掌声连连,联谊活动在团结村老干部一曲深情的《我和我的祖国》中落下帷幕。


讲好中国故事,国际学生走进新农村
此次支部活动也让国际学生有机会探索了绿色环保、生态宜居的中国新农村,看到了农村中养殖业、种植业、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和崛起,感受到了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中国人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凭借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对国际学生而言,也可谓是一次开拓视野、生动精彩的“感知中国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