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下午,研究生院党支部邀请教育学部副主任、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柯政教授为支部党员作“教育强国格局下的研究生教育”专题讲座。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周傲英出席,研究生院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健主持学习。

柯政围绕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委托我校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编制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学术版),深入解读了“何为教育强国”。他认为,如果只是把各个国家的数据汇总起来,看看自己排在第几位、测算什么时候达到教育强国,这不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正确方向。目前中国研究生在学规模已达到700万人,同步推动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探索打破一级学科口径,构建以问题、需求为导向的学科建设新机制等改革趋势,都表明研究生教育正在迎来大发展。当前中国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不多、“有高峰缺高原”、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不够强等突出问题。

他介绍了我国建设教育强国谋划重点突破发展的几个方面,指出加强外部协作是关键,华东师大要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有所作为,一是要瞄准国家战略、区域优势和高端重点产业需求,深化产学研协同发展,精准支撑相关产业创新;二是加强和政府部门、国家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协同育人,有目标、有组织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深入实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计划,突破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共性问题;三是对接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推动重大平台建设衔接,形成有力支撑国家战略需求的平台体系和协同机制。
他表示,虽然我国建设教育强国有着天然的战略优势,但也存在着“掣肘点”,比如我国在国际顶尖奖项中获奖者寥寥,与之相对应的,中国高校研发经费占全国总研发经费比例等若干个指标均远低于英美法等国。而据统计,菲尔兹奖、图灵奖的获奖者中来自高校的获得者占比分别高达80%和67%。他强调,这些数据均表明建设教育强国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进。

吴健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对于教育强国建设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希望研究生院全体党员同志通过此次学习,加强建设教育强国的使命感、责任感,更好地为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