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各支部、全体党员根据上级部门和学校党委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分工协作,攻坚克难,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机关党工委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机关党工委号召机关各党支部和党员同志要走在前、做表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有关文件要求,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要政治任务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宣传部党支部
贯彻学校疫情防控各项政策要求,第一时间成立疫线宣传小组,联合社会媒体,利用新兴媒体,深入报道学校防控疫情的举措进展,报道师生校友服务社会、支援湖北的实际行动,讲述学校心理支持服务、出版社知识应援、专项基金捐赠等动人事迹,推出“我是ECNUer系列海报”、“戴口罩的幸福狮”卡通造型,营造了严阵以待、众志成城的舆论氛围。
学生工作党工委、学生工作部党支部
1月26日发布通知要求全体同学假期期间不得提前返校,最大程度减少人员流动可能,同时全覆盖式排摸同学情况,提醒学生做好个人防护,并开通疫情期间心理支持专线,向全社会提供心理“防疫”支援。学工部还组织力量对目前在校的和在湖北的同学每天“一对一”联系关心动态,为在校同学争取、发放口罩,并为经济困难同学落实临时困难补助。
人事处教师工作部党支部
成立疫情应对工作组,面向学校所有在编在岗、退休返聘、单位自聘等各类教职工以及博士后,收集4类21项信息。动态梳理并及时反馈至校医院、后勤保障部、教务处、保卫处等相关部门,为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信息支撑。同时,出台做好有关工作事项的通知,定期提醒教职工做好个人防护、居家隔离和心态调整。电话慰问在鄂教职工,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教务处党支部
第一时间研制应急预案和工作方案、协调寒假以及下学期的境外交流项目。就开学报到、下学期教学、缓补考、校际交流等根据情况发展形成三版工作方案,及时根据疫情发展调整和细化工作安排。从1月23日起,教务处启动了本科生交流应急管理措施,主动对接合作部门或机构,通过信息、电话、邮件等方式联络累计130余次。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党支部
组织全校文科教师集思广益,关注如何应对疫情、避免恐慌等不良事件,各学科包括人口学、地理学、传播学、法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政府部门上报相关专报20余篇,为疫情期间的科学决策贡献智慧。
研究生院党支部
主动摸清近期出国(境)交流研究生的情况,及传达上级和学校的有关政策,指导学生做好出国(境)的安排以及回国后的隔离观察。
国际交流处党支部
成立新型冠状病毒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统一指挥本部门疫情防控工作。成立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及时传达和落实学校关于校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事项的通知,及时排摸清楚本部门所属人员与疫情防控有关的动态信息,及时提出疫情期间我校师生因公临时出国(境)交流的指导性意见、推迟因公出国(境)访问的指导意见等;主动承担在国(境)外交流期间我校学生疫情防控的协调工作以及与我国驻外使馆教育处的联系。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党支部
党支部全体党员自发捐款共计3850元。捐款所得购置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捐赠给坚守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学校教职工。
国有资产管理处党支部
支部党员负责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条件保障组、教工联系组国资相关部分工作,为学校疫情防控提供空间保障,按照学校决定落实校园商铺相关工作。
教育发展基金会党支部
设立华东师范大学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项基金,旨在为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提供疫情防控的亟需物资,支持开展疫情相关的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等工作,支持华东师范大学开展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截止2月7日下午17:00,学校基金会“抗疫”专项基金收到三千余位师生校友的捐款和实物捐赠,总值约为123.66万元。其中现金捐赠收入计90.84万元,实物捐赠价值32.82万元。
基建处党支部
制定《基建处关于建筑工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的管理办法》《基建处关于建筑的工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筛查控制办法》《基建处做好建筑工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应急处置措施》,并及时下发各工地,对有效控制我校各工地外来务工人员疫情扩散发挥了重要作用。严格执行学校封校要求,及时办理工地留守、值班人员的进校临时通行证,并做好工地留守人员情况的跟踪。
财务处党支部
支部党员积极担负起财务人员应负的责任和使命,做好防控资金的保障工作,及时高效完成拨款工作,加强对异地员工疫情期间的关爱。
众志成城 守望相助
我们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