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下午,校友工作办公室、教育发展基金工作办公室党支部与科技处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 协同创新促发展”主题党日。双方围绕党建与业务工作协同共进展开交流,探索服务学校发展大局的创新路径。校友工作办公室、教育发展基金工作办公室党支部书记,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教育发展基金工作办公室主任任开蕾主持。

科技处党支部副书记齐晴围绕学校近年来的科技工作重点作专题报告。她表示,科技处坚持做有组织科研,在2024年理工科科研经费总数首次突破十个亿。此外,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提出“100%全赋权改革”,这一举措有效激发了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科技处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基础研究和产学研快速发展,在实施“理工科卓越学术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之后,又部署实施“三个十”专项行动计划,努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提升创新策源能力。
列席活动的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兼教育发展基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张赫系统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校友工作整体布局与基金募集成效等。他表示,校友会、教育发展基金会紧紧围绕服务学校中心,积极推动师生校友和师大之友共同体建设,通过完善校友和师大之友联络网络、搭建资源对接平台,推动校友工作、捐赠工作与学校高水平人才引进和学科发展、卓越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的双向联动,为学校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与会党员结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围绕强化纪律意识、提升服务效能,校友、基金资源与科技资源联动建立“党建+项目”协作机制等展开讨论。
任开蕾表示,作为服务、支撑、保障学校事业发展的部门之一,校友资源挖掘和基金募集是支撑学校开拓的“蓄水池”,科技创新是“动力源”,二者更需要深刻把握、锚定学校“三个卓越”目标,以党建为引领,有效对接学校发展、同向发力。要努力做到以“更高站位”融入学校学科建设、科研创造等的工作全局,以“更快响应”优化管理服务流程,以“更深融合”推动破解发展难题,争取将师生校友和师大之友的“朋友圈”转化为学校的“创新圈”。
科技处党支部书记、处长杨海波表示,校友作为学校科技创新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校发展的“活水”源泉,更是推动学校创新发展的“外脑”智库。希望以本次联合主题党日为契机,搭建起双方支部之间更加紧密、更加长久的联学共建机制。科技处将通过深入梳理学校科技创新的实际需求清单,精准对接校友资源,定制化建立校友专家库,充分发挥校友在各自领域的专业优势和资源网络;同时,加强学校科创成果的展示与推广,利用校友平台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和优质资源投入学校科技创新事业。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更好地将校友的“情感纽带”转化为推动学校建设的“创新动能”,共同推动学校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迈上新台阶。
科技处党支部党员熊申展、张昆,校友工作办公室、教育发展基金工作办公室党支部党员宋小蒙、李欣阅分别从产学研深度融合、地方研究院建设、宣传联动和发挥校友影响力等方面,就推动开展联合调研、联动宣传、重大项目攻关共建作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