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附属小学党支部组织党员走进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刘佛年教育成就陈列室,参观由中央档案馆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展》。


展览分为“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革命先烈的家风”和“新中国成立以来优秀共产党员的家风”三个部分,以“家风”为纽带,通过丰富的书信、照片等史料,展现了32位优秀共产党员的家风传承和精神图谱,串联起百年党史的璀璨星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党性锤炼、无私奉献、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先进性。
支部党员沈书晴感怀于彭德怀同志对后辈 “生活上要向低标准看齐,思想上、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的寄语,表示要在三尺讲台上将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建设融入育人实践,严格要求自己,要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用红色基因浇灌童心。
支部党员严黎俊表示,这次展览中既有革命年代“舍小家为大家”的壮烈,也有和平时期“润物细无声”的坚守,如同一部厚重的家风“教材”。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强化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要做好家风传承的“摆渡人”,要在学生心中播下家国情怀的种子。

支部副书记袁疁表示,聆听革命先辈的家风家训,让我们触摸到了教育的本真。如周恩来总理“不许扛父辈招牌”的严格要求、焦裕禄同志“不占公家一分钱”的朴素家风,这些跨越时空的精神火种,恰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生动教材。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让红色家风融入师德建设,以“人师”风范滋养学生心灵;更要以家风塑校风,将“清白传家”“勤勉立身”的品格教育渗透进课堂内外。
附属小学党支部将持续深化大思政教育体系,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让革命先辈的精神家底化作照亮学生成长之路的明灯,培育既有家国情怀、又有文明教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