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释放人才红利的主要途径,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我校目前在校研究生近两万人,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中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转型发展,是研究生教育管理战线上同志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3月16日下午,研究生院党支部邀请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束金龙教授进行“双一流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专题报告会。研究生院党支部及“牵手”支部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党支部、教育学部高教所宏观院党支部的50余名党员同志参加了此次活动,报告还吸引了其它支部党员前来学习。专题报告会由研究生院党支部书记马爱民主持。
会上,束金龙介绍了2015年11月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他从总体要求、建设任务、改革任务、支持措施、组织实施等五方面、共计十八条逐条解读了方案的内涵和精髓。他强调学科是建设一流高校的“牛鼻子”,只有牢牢抓住学科建设,才能发挥其凝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功能的独特优势。

束金龙向与会同志们解读了年初刚刚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该办法分总则、遴选条件、遴选程序、支持方式、动态管理、组织实施、附则等七章、二十九条。他特别解读了“双一流”建设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坚持“扶需扶特扶新”的原则。他还就大家普遍关心的遴选办法、专家委员会构成、第三方评价等问题逐一进行了说明。
报告最后,束金龙简要介绍了上海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形势。上海市作为入选全国教育综合改革的“一市两校”,近年来做出了许多实践探索,在全国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他从基本概况、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分析、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学位点授权审核等几方面回顾了上海市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并提出未来改革设想。
会后,大家还就研究生课程建设、学位授权、动态调整、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等问题与报告人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党支部张建民书记、教育学部高教所宏观院党支部李梅书记先后发言;研究生院副院长张文做了总结,提出要深入贯彻领会国家发布的政策精神,学深悟透,进一步发挥党员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流研究生教育,以优异的成绩助推学校迈入“双一流”行列。
本次支部组织的业务学习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报告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报告精彩、“干货”满满,受益良多,对于指导各条战线上的同志们更好地在“双一流”建设中开展研究生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改革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生院党支部